1.
好像 仿佛 2.
如同 好像 3.
雷同 相仿 相同 相似 類似 好像解释:léi tóng 指隨聲附和,也指不該相同而相同。看電視劇時,我們經常看到“本劇故事純屬虛構,如有雷同,實屬巧合”的字幕。在文藝評論中,“雷同”一詞多用來批評那些缺乏新意、千人一面的作品。實際上,它是從古書中得來的。 我國古時有一種說法,打雷時萬物都同時響應。《禮記·曲禮》說:“毋剿說,毋雷同。”漢代鄭玄註:“雷之發聲,物無不同時應者。人之言當各由己,不當然也。”意思是說,打雷時萬物都有回聲,但人應該用自己的心去判斷其是非,不要取他人之說以爲己語,像萬物聞雷聲懼怕而回應那樣。因而,“雷同”還有“隨聲附和”之義。後來,雷同被人引入文学中來,便有了今天的意思。
4.
好似 好像 宛如 仿佛 5.
似乎. 好像 仿佛 宛如 6.
活像 仿佛 好像 似乎 7.
猶如 宛如 好像 8.
酷似 好像 相似 宛如解释:極像:她長得~母親。
9.
猶若 正如 好像 如同 宛如解释:1.舒和貌。 2.還是。 3.亦;尚且。 4.猶如,如同。
10.
恍若 茫然 好像 宛如 仿佛解释:huǎng ruò 1.茫然。 2.好像,仿佛。唐 牛僧孺 《玄怪錄·岑順》:“使者復命, 順 忽然而寤,恍若自失。”造句:位於廣場中心的彩色旱音樂噴泉突起,無數水花,恍若精靈起舞,活潑,輕盈,可愛。
11.
就像 仿佛 似乎 可能 好像